- A+
牧原股份和双汇发展,前者是全球规模最大生猪养殖企业,后者为中国头部肉制品加工企业,皆因业务需要布局了中游生猪屠宰业务。随着牧原股份屠宰量的提升,双汇发展此前稳坐多年的生猪屠宰头把交椅或存在易主可能,但数量上的赶超并不意味着牧原股份拥有了屠宰业务上的绝对优势。
牧原股份近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3年1-11月,公司屠宰生猪1170.9万头,同比增长82.5%,预计全年屠宰1300万头左右。根据财联社从业内获得消息,今年两家企业实际屠宰量较为接近,同时牧原股份实际屠宰量超过双汇发展仅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双汇发展在屠宰量方面的萎缩和牧原股份等猪企的抢位在此前已有体现。2012年双汇发展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企业屠宰产能获得大幅提升,从上年的248万头增至1142万头,但十年之后企业屠宰量仍保持近似量级。2022年,牧原股份的生猪屠宰量已超过700万头,较上年增长近150%。而自屠宰产能方面,截至2022年末,牧原股份设计屠宰产能2900万头/年,已超过双汇发展2500万头/年的屠宰产能。
牧原股份和双汇此前长期保持上下游关系,即“猪王”牧原股份供应养殖生猪,“肉王”双汇发展进行屠宰、加工等业务并在消费市场推出肉制品。
但目前猪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大企业都在向全产业链延伸,尽管双汇发展公开表示“目前公司生猪养殖的规模不大”,也已经开启了养猪业务;牧原股份也自2019年起布局自有的屠宰条线,同时展开食品加工项目。
虽然在屠宰量方面,牧原股份日益接近双汇发展,但二者核心业务有所区别,屠宰业务的布局在两家企业中有着不同的战略意义和经营情况。
牧原股份发展屠宰业务有两大主要原因。国内肉猪的定价权多在屠宰企业一侧,当屠宰企业在生猪收购时压低价格,会有损养殖端利润。牧原股份在屠宰、肉食板块的产业链条延伸,或可帮助企业减少对双汇发展屠宰业务的依赖。
同时,2018年非洲猪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发布政策推动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和屠宰联动,也可以减少途亡率,起到降本增效作用。
2022年,牧原股份屠宰、肉食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7.18亿元,同比增长171.66%,该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增长至10%以上。
牧原股份的屠宰板块营收及收入占比增加,但该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牧原股份2022年生猪屠宰板块全年亏损8亿元左右。今年猪价大幅下降的情形下,生猪屠宰企业产能利用率低,牧原股份的屠宰业绩仍然难言理想。机构调研数据显示,牧原股份2023年上半年屠宰肉食板块亏损在3亿元至4亿元。
反观双汇发展,因屠宰及肉食板块为其布局多年的主要业务,尽管在数量上遭遇牧原股份赶超,但屠宰毛利率仍保持高于行业的逾5%。与之相比,2022年牧原股份屠宰肉食板块的利润率只有-0.5%。
事实上,双汇发展真正盈利的业务板块是它的肉制品。根据2023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这项营收规模占比45%的业务,拥有高达30.49%的利润率。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猪价持续底部低波动运行,有望利好公司屠宰端冻肉业务盈利,同时缓解肉制品端成本压力。
因此,尽管双汇发展屠宰龙头优势逐渐弱化,但盈利能力仍然坚挺。今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收入461.93亿元,同比增长3.73%;实现归母净利润43.27亿元,同比增长6.43%。相比之下,牧原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29.69亿元,同比增长2.7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8.42亿元,由盈转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