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今年以来行情持续低迷,想要在养猪业长久生存下来,高效生产是猪场的必备技能。丹麦的生猪产业水平世界领先,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9月16日,南京农业大学动科院猪育种与生产教研室研究员、金航辰猪业特邀嘉宾李平华分享丹麦高效养猪业形成背景及对西南地区养猪业的启示。
多个因素促成丹麦养猪水平全球领先
丹麦位于北欧,三面环海,国土面积仅为4.3万平方公里。近年来丹麦平均年出栏生猪约3100万头,屠宰加工生猪约1700万头,出口活猪约1400万头。出栏的生猪90%用于出口,是世界第三大猪肉出口国。
为什么丹麦养猪效率这么高?李平华总结了丹麦养猪业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从18世纪以来,丹麦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就很高;欧洲农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迫使丹麦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养猪业采取成熟的集约化“农业合作社”生产方式。
二是丹麦已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利润互享,相互促进的局面。整个产业链分为饲料、种猪繁育、仔猪养殖、肥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五个部分,既分工协作,又有统一的行业协会,每个农场主都是行业会员,也是丹麦最大的生猪屠宰和猪肉生产企业“丹麦皇冠”的股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整个行业抗风险能力强,尤其对育种支持大。
三是丹麦有严格的农场经营与准入资格制度。丹麦规定,土地面积超过30公顷的农场,农场主必须接受正规培训并获得证书后才有资格经营农场。
四是优秀的员工与数字化管理。在丹麦6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规模化猪场,每周猪场会开会总结生产成绩,讨论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是完善的农业咨询服务体系。咨询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农业专业技术管理服务(如饲料、家畜疾病防治、动物营养等),科研成果和新技能的传播和推广、教育和技能培训。
六是丹麦猪肉胴体价格便宜且稳定,毛猪、仔猪价格低,蛋白原料价格高,迫使生产效率提升。
七是丹麦强大的育种优势。
疾控、育种、营养等措施保障高效生产
除了上述所讲的历史和行业因素,李平华还从专业的角度揭秘丹麦养猪强国之谜。“营养是基础,防疫是保证,品种是关键。”在科技因素中,遗传育种对畜牧业生产的相对贡献率约是50%,营养饲料约是20%,疾病控制约是15%,环境约是10%,其它因素约是5%。
疾病控制方面,首先,丹麦从外部国家层面做了多项生物安全防疫措施。丹麦在国境边界上设立了多个认证的运猪车的汽车清洗站,这些拉猪车都需登记备案,并采用GPS定位系统进行监控。
其次,等级森严的SPF猪制度。丹麦自1971年开始实施SPF计划以来,目前丹麦核心母猪和扩繁群母猪99%为红色SPF群,每月进行血样抽测。SPF认证意味着确保猪群未感染猪哮喘、萎缩性鼻炎、猪痢疾、传染性胃肠炎等SPF列出的各种疾病。有了这份证书,该场的仔猪售价都要比其他普通猪场高出10%。
此外,选址合理,全封闭式建设猪场。为了生物安全,丹麦猪场的设计大都是全封闭式建造,虽然猪场外周没有围栏,但都铺有碎石,防止老鼠等动物。机械化、智能化程度高,减少人工成本,猪场都采用水泡粪设计,自动饲喂系统,环境控制包括保温、除湿、通风、降温等都是电脑自动调控,猪舍建筑成本也比较高。
再者,内部农场科学严谨的防疫制度及其细节设计。产房、保育大多采用小单元设计,每个小单元都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门隔开成独立的空间。新建的配种和妊娠舍也在大单元中分了小单元。
遗传育种方面,丹麦育种组织结构简单,全国联合育种。丹麦全国核心场和扩繁场的母猪总产仔数从1992年的11.5提高到2017年的18.7。育种体系是简单完整的三元杂交体系、杜长大模式。场内全群测定和公猪优中选优的模式,使得测量量大,选择强度大,且能充分利用最佳公猪实现全群性能提升/成本降低。
营养饲料方面,丹麦建立并不断完善丹麦猪独特的营养标准。饲养丹麦种猪需要按其营养标准,否则繁殖性能,肢蹄难以保障。
注重种养结合。每个农场饲养家畜的数量一般不超过500个单位(2头种猪或20头肥猪/单位);根据土地载畜量饲养生猪、配套相应土地。丹麦猪场都配套拥有一定面积耕地,种植小麦、大麦、黑麦、油菜和禾草,这些谷物能满足猪场饲料需求的90%。
此外,丹麦养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比较关注动物福利,李平华表示,精细化管理与动物福利降低应激也可以提高生产成绩。
“科技改变养猪业。”丹麦高效养猪模式对我国西南地区养猪业有哪些启示?李平华总结了6点: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互利、抗风险机制;专业老板高效员工与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注重外部和内部生物安全以及SPF猪制备;注重优质种猪的培育与推广及配套的营养措施;注重种养结合与纤维日粮使用以及动物福利;注重产学研合作(精准科学高效的育种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