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农财宝典》李氏农牧 记者 王之娴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已经5年,养猪业防控非瘟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在9月15日开幕的2023第四届西南养猪大会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白挨泉教授现场分享了近年来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回顾和反思,并介绍了当前非洲猪瘟防控要点。
非瘟防控的五大误区
白挨泉谈到,非瘟防控现状呈现“病毒存在常态化,多种基因型毒株流行,同一猪场多种毒株感染”。防非仍然是当前养猪业最重要的课题。5年来,非瘟防控出现了几大误区。
误区一,营养防非。比如当年流行的月桂酸丹苷酯、发酵饲料等防非。白挨泉认为,病毒性传染病不能通过加强营养阻断。营养对抗ASFV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无决定作用。
误区二,消毒药防非、带毒生产。白挨泉认为消毒药可以杀灭病毒也会伤害机体,应当适量、科学使用消毒药。带毒生产更是不可行,因为非瘟毒力偏强,且目前没有能够保护易感动物的手段。
误区三,不怕强毒怕弱毒。白挨泉认为,只要传播途径不改变,强毒和弱毒的防控方法和思路是相同的。目前采用定点清除技术可以很好地阻止非瘟在场内扩散,面对弱毒防控不成功说明在防控体系上是存在缺陷的。
误区四:铁桶防非理论。白挨泉认为,铁桶防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眉毛胡子一起抓可能导致漏洞百出。应该抓住关键,打蛇打七寸。
防控疫病的主体是是人,是全体员工,应该以人为本,科学防控,适度而止。不提倡过于“变态”的人员管理。
此外,在防控过程中不应死板地限制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一线。白挨泉认为,不到一线无法做好防疫,不让懂专业的人进猪场,就无法发现漏洞,也无法正确指导工作。在制定防疫制度时,应抓关键、可落地、易执行。
猪场应重视结构防非
白挨泉详细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性和具体防控措施。
非瘟病毒对环境温度和酸碱抵抗力强,酸碱可以作为清洁剂使用,再使用敏感消毒药。他指出了猪场消毒杀虫要注意的几大关键问题:一是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如消毒剂的性质、消毒剂的浓度、温度、作用时间、环境条件等;二是有效杀灭ASFV的方法,包括使用泡沫消毒剂,密闭舍气体、气雾,高温,水源消毒(氯制剂或二氧化氯);三是目前猪场消毒杀虫的误区,注意过度消毒及杀虫对生产带来的危害。
白挨泉认为,认识到非洲猪瘟是高度接触性的消化道传染病,非瘟病毒经口、精液、短距离的空气传播,是制定防控策略的关键点。
他重点在会上强调了猪场应多注意结构防非及管理防非,重视内部交叉防控,制定方案的人要从执行者的角度去思考,抓住关键,简便易落地。他指出,内部交叉是目前非洲猪瘟防控最大的漏洞。目前养猪企业多存在在门口管理很严格,但是内部防控混乱的问题。技术员、场长不进场,内部防控没有手段,完全依赖第一道防线。
“病毒进来不可怕,我们有成功定点清除的经验,关键在于早发现、结构防非和管理防非。”白挨泉说,“阻止病毒不进场固然重要,阻断内部交叉污染更重要。”
他介绍了切断内部交叉污染应注重的几个方面:环境改造;人员定岗;工具单用不交叉、用前后消毒;减少免疫,针头严格消毒,一猪一针头,操作人员必须戴手套;内部车辆消毒、杀虫;猪群转运过程中不接触地面;严禁剖检。
白挨泉认为,抓住关键点,防非是可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