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洗消在养猪场腹泻防控中的应用

  • 立体洗消在养猪场腹泻防控中的应用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企业资讯

立体洗消在养猪场腹泻防控中的应用

腹泻防控之生物安全


                ---立体洗消


引言


又是一年的二三月,也是一年疫情(非瘟、腹泻、蓝耳)紧张期,总体来说伴随养殖人安装空气过滤系统以及防控非瘟经验不断丰富,24年的冬天非瘟疫情相对平稳;但冬春季节的腹泻依然是养猪人头疼的问题,其导致的损失是巨大的。我还是想从生物安全方面和大家聊聊如何有效防控腹泻;腹泻防控的生物安全措施尤为重要,其中清洗和消毒(洗消)是关键环节。本文将简单介绍腹泻的成因、生物安全洗消体系的要求、车辆和栏舍的洗消方案,以及发生腹泻时的处理方法。

一、仔猪腹泻的成因分析


腹泻病因复杂,需针对性防控,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传染性腹泻


病毒性:猪流行性腹泻(PED)、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TGE)、非洲猪瘟(ASF)等,具有高传染性和快速传播特点。

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菌性肠炎等,常因环境卫生差或饲料污染引发。

寄生虫性:球虫、隐孢子虫等寄生虫感染,多见于卫生条件不佳的猪场。

非传染性腹泻


环境应激:温度骤降、贼风侵袭、栏舍潮湿等环境变化易引发仔猪腹泻。

管理因素:断奶应激、饲料霉变、饮水污染或低血糖等管理疏漏。

二、生物安全体系构建:防患于未然


腹泻防控需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为原则,结合疫苗免疫与精细化管理,形成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阻断外来病原入侵


人员管控:入场人员需严格淋浴、更衣,禁止携带外部物品进入生产区。

车辆消毒:运输车辆入场前需经过“初洗-泡沫清洗-消毒-烘干-干粉消毒”五步流程,重点关注轮胎、底盘等死角。

物资管理:饲料、兽药等物资需经紫外线或熏蒸消毒后入场。

消除场内交叉传播风险


栏舍洗消: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批次出栏后彻底清洗消毒,尤其注重水线、料槽等易残留病原的区域。

工具专用化:不同区域使用独立清洁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三、车辆与栏舍洗消操作规范:细节决定成败


车辆洗消流程


清洗阶段


使用泡沫清洗剂(如洗必健)全覆盖喷洒,重点区域(轮胎、车厢内外)需加大剂量,9.6米车辆至少使用1L原液(稀释比例1:100)。

浸泡10分钟后高压冲洗,疫情高发期可重复喷洒两次。

消毒阶段


选用氯制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或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按标准浓度现配现用,每车消毒液用量80-100L,确保表面滴水。

消毒干燥后喷洒干粉消毒剂(如斯塔登),通过持久释放有效氯抑制病毒扩散,同时降低运输中仔猪应激。

栏舍洗消要点


清洗要求


粗洗后,精洗时先使用洗必健(1:100倍稀释)泡沫覆盖所有栏位,静置10分钟左右再进行彻底清洗。

消毒策略


初次消毒:氯制剂喷洒,消毒前需排空水碗/料槽积水,防止稀释失效。

二次消毒:醛类或碘制剂等其他消毒剂强化效果,杀灭残留病原细菌。

三次消毒:进猪前使用“斯塔登New”干粉喷洒,兼具干燥与长效抑菌消灭病毒作用。

水线处理


空栏时用管净(1:100稀释)浸泡24小时以上;有猪时按1:3000-5000比例加入饮水,每月2-3次每次1-3天,持续防控。

四、腹泻疫情应急处理:三早原则


早发现


加强巡栏频率,重点关注仔猪精神状态、粪便形态及采食量变化。

发现异常立即隔离,限制人员与工具交叉使用,避免疫情扩散。

对腹泻液使用“斯塔登New”覆盖,对周边栏位进行喷洒消毒,防止病毒扩散。

早隔离


空间消毒:使用“斯塔登New”干粉喷洒整栋猪舍(每日两次),抑制病毒气溶胶传播。

病猪处理:腹泻粪便及猪体表面撒斯塔登干粉,阻断粪口传播途径。

早护理


补液与治疗:对脱水严重仔猪口服补液盐,结合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环境调控:升高栏舍温度(保温灯+保温垫),保持干燥,每日补充干粉消毒剂。

五、总结:构建系统性防控链条


立体洗消:

泡沫清洗剂洗必健+液体消毒剂对栏舍及车辆表面彻底清洗消
+
管净(Peradox)水线清洗消毒
+
干粉消毒剂(斯塔登New)进猪前的空间喷洒长效消毒

前端免疫:根据区域流行毒株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如大肠杆菌多价苗等。

过程管控:严格执行洗消流程,确保车辆、栏舍、水线无病原残留。

管理优化:强化仔猪营养与环境控制,减少应激诱因。

结语


腹泻防控是一项需要科学规划与严格执行的系统工程。通过精准识别病原、落实洗消细节、快速响应疫情,养殖场可显著降低腹泻发生率,提升生产效益。唯有将生物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方能真正实现“防大于治”的目标

文章来源:蒂默曼生物

蒂默曼产品

立体洗消在养猪场腹泻防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