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2024年12月4日,由丹麦王国大使馆与丹麦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主办的“2024中丹可持续生猪养殖之动物研讨会”在广州盛大举行。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丹两国动物营养领域的众多企业代表与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旨在促进两国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迈向新高度。
丹麦王国驻北京大使馆农业食品行业参赞朗森先生出席会议并发表专题演说,详细介绍了丹麦生猪产业在低碳、禁抗及生产成绩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朗森先生强调,生猪养殖在两国饮食结构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实现高品质生产,需全面考量环境影响、营养物质管理以及猪病防控等多方面因素,以减少价值链上的损失。他对中丹两国长期以来在生猪养殖领域的合作表示肯定,并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拓展务实合作。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莅临致辞。他指出,生猪养殖是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广东作为生猪生产与饲料生产大省,在全国生猪产业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末广东生猪出栏量位居全国第七,能繁母猪存栏195万头,规模养殖比例高达83.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2023年饲料工业总产量3610万吨、总产值1660亿元,均位列全国第二,生猪饲料年产量更是多年领跑全国。其中,生猪饲料企业370家,10万吨以上企业54家,50万吨以上集团企业7家。他表示,丹麦在生猪养殖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中丹两国在生猪养殖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广东生猪产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希望广东的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此次研讨会的平台,加强与丹麦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理念,推动广东生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国生猪产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广东样本与广东智慧。
中山大学研究员刘小红对广东生猪养殖和猪饲料市场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表示,广东省每年生猪出栏量在正常年份接近4000万头,生产效率逐步提升,大型集团化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某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周期,在同等设施设备与母猪存栏条件下,断奶后猪出栏量显著增加。尽管上半年前三季度出栏量略有下降,但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弥补了这一影响。同时,规模养殖户占比持续上升,散养户规模则明显下降,已从2009年十几万户下降到现在7万多户。另外,规模养殖成本有所下降且较稳定,主要成本是饲料成本。饲料成本仍是生猪养殖的主要成本。
在饲料工业方面,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已超三亿吨,配合饲料需求占比最大。中国养殖业饲料消耗量已超粮食口粮消费,饲料配方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豆粕占比下降,玉米、小麦等农副产品成为主要原料。然而,近期玉米价格大幅波动,受进口因素影响,我国猪肉竞争力面临挑战,饲料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前100家企业市场占比持续增加。广东猪饲料产业曾长期领跑全国,但今年上半年广西猪饲料产量有超越之势,茂名地区养猪与猪饲料产业尤为突出,猪饲料企业接近400家,前六大猪饲料集团在广东市场占比较高。
会上壹陆壹智能科技公司皮圣雷教授就中国猪饲料调研项目进行了分享。他指出,生猪养殖产业链中猪饲料成本占比颇高,养殖与饲料环节加速融合,大企业纷纷进行纵向整合,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这一趋势虽有利于提升现代化养殖水平,但也加剧了市场竞争。2019-2020年非洲猪瘟冲击后,生猪养殖规模逐步恢复,猪饲料行业稳固增长,2024年预计生猪养殖规模与2023年持平或略有增长,猪饲料产量将超1.45亿吨,猪饲料配合料因防控需求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扩大。养殖场对饲料产品的技术需求日益突出,特别是本土企业在能繁母猪饲料配方研发上面临挑战。
皮圣雷教授进一步分析指出,当前猪饲料行业企业呈现出金字塔结构,随着产业链纵向融合的不断深入,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逐渐分化形成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两大阵营。大型养殖或饲料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内部供应链体系,这一内部市场占全国饲料市场容量至少45%左右,中小企业在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巨大。
会议期间,两国企业代表围绕动物营养、现场饲养管理、种猪育种及健康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哈姆雷特蛋白公司、Olextra 公司、德鑫(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大康地农牧集团等企业代表分别登台,分享并推广了各自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中丹两国生猪养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中丹两国生猪养殖产业搭建了一个高效的知识共享与经验交流平台,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在生猪养殖技术、饲料研发、动物营养与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相互了解,有力推动了两国在生猪养殖领域的务实合作,为全球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