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年来,甘肃省山丹县紧紧围绕区域免疫与检测净化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创新思路,综合施策,探索出畜间布病防控“1234”模式。2023年,山丹县羊布病检测阳性率同比下降了1.65个百分点,人间布病新发病例同比减少58人,布病反弹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健全一项机制,强化协同联动
在“政府牵头,部门负责、乡镇落实、齐抓共管”的体系框架下,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布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压实部门责任。农业农村部门加强与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布病联防联控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沟通,实施措施联动,形成各部门合力推进的布病防控格局。
强化二项保障,夯实防控基础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免疫、检疫、检测、人员防护等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投入资金力度,2023年,山丹县将布病防控30万元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按照1元/只落实免疫劳务补助。出台了防疫人员感染布病救治办法,对参与免疫的200多名防疫人员每年开展2次布病体检,并购买医疗保险,解决了防疫人员后顾之忧。新建占地577平方米的兽医实验室,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提升了实验室诊断能力。实施牧区动物防疫专用设施项目,为8个乡镇配备动物防疫车11辆,免疫围栏、车载冰箱等40台(套),改善了基层防疫条件。二是强化技术保障。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争取人才项目资金50万元,用于布病防控技术培训。组织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布病M5-90Δ26株和REV.1株疫苗免疫试验,为完善布病免疫模式提供技术依据。自主研制了便携式免疫围栏,推广定点免疫模式,大幅度降低免疫成本,经推广后工作效率提高1.7倍。
坚持三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消毒灭源制度化。定期组织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落实阳性场群终末消毒制度,年均配发各类消毒药品达4.3吨、消毒面积达30.5万平方米。二是无害化处理制度化。完善阳性畜处置机制,对检测出的布病阳性畜,严格按照《布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及时进行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疫情蔓延。三是宣传教育制度化。按照日常业务与集中宣传相结合、传统媒体形式与创新宣传相结合方式,持续推进宣传教育常态化。年均举办专题培训班达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万余份,实现从事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等相关重点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狠抓四项措施,提升防控质效
一是抓实强制免疫。制定《山丹县羊布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羊布病全覆盖强制免疫,做到应免尽免,免疫抗体水平常年保持在70%以上。二是抓细日常检测。从日常检测的精准性入手,对调入畜、阳性同群畜、隔离观察结束、种畜和奶畜实行“五必检”,年均检测牛羊2.5万头(只),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三是抓牢闭环监管。以活畜跨区域调运监管为重点,强化调运闭环监管,落实产地检疫、隔离观察、落地监管、抽样检测等监管措施,防止畜间布病跨区域传播,2023全年产地检疫牛羊9.3万多头只。四是抓好疫病净化。围绕畜种净化推进源头防控, 积极开展动物布病净化场和无疫小区创建,不断完善防疫基础设施,强化布病净化各项措施落实,提升养殖环节布病防控能力,2024年力争创建动物布病净化场2个。
信息来源:甘肃省农业农村厅